信息搜索
高教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实现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0-05-18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5月18日  阅读次数:460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认为把劳动视作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还是丰盈而趣味的精神生活的条件,是社会进步与道德发展的标志。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里弱化、家庭中虚化、社会上淡化的现象已然是不争的事实。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大力倡导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扎实开展劳动教育。 

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将“爱劳动”与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并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2015年的全国“五一”劳模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总书记以“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厚植新时代年轻人的劳动情怀抱有殷切的期待。 

那么,眼下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如何呢?2020年初,我们课题组对全国30多所高校的近3万名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开展的调查总体显示,高校劳动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结果还显示,接受专门劳动素养课程教育的大学生比没有接受的大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素养等多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其一,侧重成“才”教育,少见成“人”教育;其二,劳动教育缺位现象严重,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三,劳动教育地位与其他“四育”无法比肩,必修课程阙如、依托课程空转现象一定范围内存在;其四,劳动教育的随意性较大,不少学校劳动课程无计划、无大纲、无考核。由此不难得出,高校劳动教育尚且存在着真重视不够、真教育不力、真保障不足、真评价缺失、真研究不多的诸多问题。如此观之,实现高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须处理好6对关系。 

一是统筹规划与因校而异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据《意见》要求,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内涵要求,统筹规划各级各类院校的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教育的育人地位,国家和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成立“劳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推进劳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尊重高校性质、地域、类型的差异,将统一要求与具体而微相结合,因校而异、因地制宜实施劳动教育。既要处理好普通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异同,又要对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和区分,确保高质实效。 

二是学段特点与一体贯通的关系。《意见》中明确要求劳动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符合年龄特征,强化实践体验。很显然,大中小学应依据不同学段身心特征开展劳动教育,在家务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的构成及其比例中科学安排、适度适当。同时,“课程”是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具体规划和设计,劳动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还应处理好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和贯通的问题,这是劳动教育有效性的依凭,也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前一阶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劳动教育虚化现象,中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明显不足。因此,当下大学劳动教育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为中小学时段“补课”的任务,不仅需要关注服务性劳动、职业劳动、生产性劳动,还需要在“家务劳动”上补课。 

三是劳动与劳动课的关系。不少学校还没有能够清晰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对劳动教育内涵把握不准确,育人价值认识不到位。存在着把“劳动”与“劳动教育”等视、“劳动”等于“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劳动有没有真正起到育人铸魂的作用,核心在于“劳动课程”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劳动教育”是否存在。只有劳动,没有教育,其育人的作用和价值会大打折扣。高等学校体现时代精神开展劳动教育,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尊重育人规律,综合施策,在教学内容系统化、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方式综合化等方面协同发力,重视大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养成,致力于劳动态度、劳动意识的培养,关注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的激发。 

四是必修课程与依托课程的关系。《意见》针对学校劳动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存在碎片化、游戏化倾向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普通高校还要明确主要依托课程。高等学校有关劳动课的依托课程可以是专业实践、职业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但是,还应尊重必修课程的不可替代性。不能因为大学生有这些专业训练,就可以忽略劳动必修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对“32学时”的必修课安排须吃透内涵,精准施策,才能达成育人效果。《意见》中有“课时”“学时”两种表述,不言而喻,“学时”既包含教师传授为主的“课时”,也包含学生自主构建、开放生成的体验学习。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落地劳动教育的要求,建构必修课程与依托课程之间的互为弥补、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是各校综合开展劳动教育,尊重统一性与差异性,统筹编制各专业劳动教育指导必须充分考量的课题。 

五是劳动评价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目前有关大学生的劳动评价相对匮乏,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几乎见不到劳动素养的评价,即使有关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忽隐忽现的评价,比起“五育并重”的总要求仍然相去甚远。《国语》曰:“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从不谙世事的幼儿,到意气风发的少年都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劳动在其成长中至关重要。《论语》中把“洒扫应对进退”视为成人的“基本功”。青少年成长阶段正是道德评价心理的“他律”阶段,他们的成长水平和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自己的成长环境。评价涉及两个重要的元素,即内容和方式。评价内容应该不局限于与专业有关的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还应包括自我服务的生活劳动;评价方式不能简单以分数、等级认定,而应采取质性的、描述性的、发展性的评价。

六是校内资源与校外保障的关系。现实中,人们很多时候对劳动教育还存在着思维惯性。一提及劳动教育,就想到校外农场,混淆生产性劳动与专业劳动、创新创业活动甚至生活劳动的关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各校应本着“自我构建,开放生成”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从宿舍卫生、校园美化、厕卫保洁等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洒扫”为之。学校还需要在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与队伍建设、家校社会协调沟通机制、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等建设上做好顶层设计。同时积极与政府、社区、企业协调互动、互联互通,争取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打造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基地;与企业落实“双主体”育人合作机制,推进专业性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融入社区,打造服务性劳动场所,全方位建构校内外劳动教育综合保障体系。 

(作者柳友荣,系池州学院院长)